|  | 
|  | 
  | 「提升學生閱讀興趣及匯報能力」 | 
|  | 
	
  | 主題閱讀活動 
圖書館開設閱讀區及舉辦專題展書區,推介相關的學習書籍,有助學生延伸閱讀,亦有利學生因應自己的興趣及能力選取適切的閱讀素材。
 圖書館內不定期展出主題圖書,例如:中華文化、節日故事、STEM圖書、國民教育、環保圖書及蝴蝶園等相關書籍,以便鼓勵同學閱讀不同主題的圖書。
 
 上午早會時段,特設由各科組好書推介時段;下午時段加設閱讀及導修堂,讓學生更容易接觸不同類型的書籍,有助拓寬他們的閱讀面。
 
 另外,在Google Classroom中,每月向全校學生發佈有關中華文化、中西節慶、國家安全教育、環保等網上資源或電子書,以便學生於假期中在家自學。
 |   | 
	
|  | 
	
  | 
 | AR圖書及 Kindle電子閱讀器   
「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AR擴增實境圖書,就是透過電腦的技術,將我們眼睛看到的真實世界,與相關文字、圖片、影音、網頁、3D繪圖等素材和資料加以結合,產生出新的複合式影像。
 為配合學校STEM教育,引進了AR擴增實境的嶄新閱讀模式,將資訊與真實世界連結在一起,只要把虛擬立體書放在電腦設備下,就可以看到立體化的景觀。透過多元的媒體素材,增進小朋友閱讀資訊的理解程度,也提高娛樂性與學習興趣。
 
 學校善用資源豐富館藏,購買與科學探究有關的書刊,吸引學生借閱。又在圖書館內特設科普書展,以及培訓學生在早會中向同學宣傳電子書以及網上閱讀平台,期望透過電子書,開啟另一閱讀途徑,提升校園的閱讀氣氛。
 
 
 | 
	
|  | 
  | 親子閱讀 
學校深知家校合作對推動閱讀的重要性,於是利用校本「閱讀護照」會員制,鼓勵家長配合學校,支援學生在家持續閱讀。
 此外,鼓勵家長及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錄製故事影片,完成電子閱讀報告。培養學生養成閱讀習慣、擴闊學生的閱讀視野,以及透過與人分享圖書,提昇學生口語組織及表達能力,也希望家長成為孩子的榜樣,以身教及言教陪伴學生愛上閱讀。
 
 
 |   | 
	
|  | 
	
  | 
 | 故事媽媽  
學校重視家長的參與,每年招募熱心的家長參與故事媽媽活動,邀請作家或資深的家長進行「故事媽媽示範課」或「故事媽媽培訓班」,教授伴讀的技巧,演活故事中的角色,擄獲孩子的目光和專注力,不僅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興趣,也可透過提問及追問故事內容,讓學生推斷文章隱含的品德情意。
 閱讀故事時,家長也可與孩子進行伴讀,從故事中找出寓意,並把故事寓意應用於生活上。因為在生活中總有不同的情境與難題,令人生出現不同的挑戰。家長可透過與孩子閱讀故事,培養孩子學習正面表達方法,分享自我情緒,錘煉品德修為,涵養高尚情操。
 | 
	
|  | 
  | 故事演繹 
為培育學生組織能力及說話技巧,因此利用早會、圖書課、午息時間及校內故事演繹比賽創造機會,進行學生故事分享,讓學童透過演繹故事,建立自信心及發揮演講天分。
 另外,挑選有演藝天份的同學參與校外比賽,培養兒童思考能力、創作力、組織力、說話技巧;啟迪兒童心靈成長,通過故事學習正確價值觀。
 
 「電子閱讀報告」之故事影片分享,期望培養同學的閱讀興趣及匯報能力,並鼓勵親子閱讀。部份優異的作品,已經存放在網頁中,以便其他學生及家長欣賞及借鑒。另外,亦安排部份同學在早會及午息時,進行光明校園廣播,以便更多同學可分享閱讀心得,加強校園閱讀氛圍。
 |   | 
	
|  | 
	
  | 
 | 校外閱讀活動  
圖書科以「加強學生匯報能力」為主題,因此參與史丹福書屋舉辦的《書之旅》活動。內容加入STEM元素,學生需要選擇英文書籍及作出即時匯報內容。
 另外,學生參加校外中、英文故事演講比賽或早會好書推介廣播,並將優異的學生作品,存放在學校網頁及Google Classroom中,以便其他學生欣賞及借鑒,鼓勵同學閱讀不同主題的圖書,學習與人相處、培養良好品格;透過與人分享圖書,提昇學生口語組織及表達能力,也讓學生學習互相欣賞、接納。
 | 
	
|  | 
  | 漂書活動 
漂書是「圖書漂流」簡稱,英文為"Book Crossing",取自於2001年Ron Hornbaker所創立的漂書網站「Bookcrossing.com」,於全球都有不同的漂書地點,常見的漂書站不只限於二手書店及圖書館,亦有大學、車站、公園、餐廳、咖啡店等,向全球推廣閱讀文化,希望將世界都變成一所圖書館。
 漂書目的是將書籍放在公共場所,供任何人自由地取得書本並閱讀,並鼓勵讀者閱畢後,再次將書本放在公共場所,等候其他有緣人再拾取閱讀,延續書本生命及價值,將知識傳承下去,集各書友的投入去無限延伸整個漂書活動。
 
 本校為切合環保主題,亦進行漂書活動,讓小朋友體驗漂書文化、推廣閱讀風氣。既可與人分享好書,也可免費享受閱讀新書的樂趣,延續書本生命!
 |   | 
	
|  | 
	
  | 
 | 中華文化  
教育局近年推薦以「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及國民教育為閱讀主題,利用網上資源及電子閱讀繪本,加強學生中華文化知識。藉此推動學生學習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和品德情意以配合教育發展趨勢,亦希望利用網上學習動畫及互動遊戲,吸引學生自主學習。因此在學校網頁中,除以往「與文同樂」、「看動畫 · 學歷史」、「看動畫 · 悟生命 · 學品德」、「廉政公署德育資源網」加入「中華五千年」、「中國文化研究院」、「中華美德通古今」、「當代中國」、「提子動畫廊」、「小啡豆大任務」、「星聲講故事」等教學資源網站,讓學生課內課外承傳文化。加深認識中國歷史,尊重、珍視和傳承中華文化,培養對國家、民族及國民身份的認同,並希望提高學生對學習中國歷史、地理和中華文化的興趣,傳承優秀的中華文化,培養正向的價值觀和態度。因此,加入大量中華文化活動元素。
 | 
	
|  | 
  | 圖書課 
圖書課課程設有德育及價值教育的部分,配合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在初小階段,為適應孩子的閱讀習慣及心理成長需要,共讀繪本故事,不但向學生拋出守法、守規、團結友愛等概念,更用故事將之具體化,讓孩子藉由故事體驗因果關係,明白「好行為帶來好結果」,推動孩子持續實踐好的行為,養成好習慣。
 至於中年級學生,閱讀能力進階,尤其適合搭配橋樑書閱讀歷史、地理故事和人物故事,從這些故事中,看到品德的楷模和人性的光輝,學習堅毅、勤勉的精神;培養尊重、包容的態度、責任感和同理心。
 
 到了高年級,孩子初具抽象思維能力,是非觀念的形成,不再單靠師長的督促,而是需要經過自己思考,在思辨中得出自我認同,才能建立起穩固的價值觀。故此我們在引導孩子閱讀知識類文本,以開拓他們的視野和眼界的同時,著意配合文學、少年小說等內容閱讀,利用故事內容打開共同討論的空間,引導思考。讓學生關心社會、珍惜感恩,繼而到關心世界,再到承擔精神等,從而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   | 
	
|  | 
|  | 
   |  | 
|  | 
  | 
    
    
      | AR圖書體驗(恐龍主題圖書)
 |  
  |  
      | AR圖書體驗(中國最新科技)
 |  
 |  
      | 國慶cupcake裝飾活動
  |  
 |  
      | 非遺糖畫製作
  |  
 |  
      | 小香包工作坊
  |  
 |  
      | 小店長大計劃(商務印書館)
 |  
 |  
      | 小店長大計劃(南亞圖書出版社)
 |  
 |  
      | 參觀玩具圖書館
  |  
 |  
      | 粽子手工製作
  |  
 |  
      | 品嚐賀年食品
   |  
  |  
      | 光明村「拋寶牒」許願活動
   |  
  |  
      | 創意減壓平安包
   |  
  |  | 
|  | 
   
   |  | 
|  | 
  | 
    
    
      | 低年級冠軍
  |  
  |  
      | 低年級亞軍
   |  
  |  
      | 低年級亞軍
   |  
  |  
      | 低年級季軍
   |  
  |  
      | 高年級冠軍
   |  
  |  
      | 高年級亞軍
   |  
  |  
      | 高年級季軍
   |  
  |  | 
	  
	  |  | 
	  
	  
	     
   |  | 
|  | 
  | 
    
    
      | 2024-2025「童來說故事」花絮
  |  
 |  
      | 低年級冠軍及最佳創意獎
   |  
 |  
      | 低年級亞軍
   |  
 |  
      | 低年級季軍
   |  
 |  
      | 低年級季軍
   |  
 |  
      | 高年級冠軍
   |  
 |  
      | 高年級亞軍
   |  
 |  
      | 高年級季軍
   |  
 |  
      | 高年級最佳創意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級組冠軍 伍言正
   |  
 |  
      | 高級組季軍 鄭允揚
   |  
 |  
      | 高級組季軍 周翠婷
   |  
 |  
      | 高級組優異獎 鄭允愉
   |  
 |  
      | 高級組優異獎 鄧蔚怡
   |  
 |  
      | 高級組優異獎 譚鈅心
   |  
 |  
      | 低級組冠軍 梁洛綝
   |  
 |  
      | 低級組冠軍 歐陽悦
   |  
 |  
      | 低級組季軍 張朗言
   |  
 |  
      | 低級組季軍 張芷晴
   |  
 |  
      | 低級組優異獎 尤弦
   |  
 |  
      | 低級組優異獎 莊心樂
   |  
 |  | 
		
	  |  | 
   |  | 
	  |  | 
  | 
      | 吳鈞濠
   |  
 |  
      | 張朗言
   |  
 |  
      | 張芷晴
   |  
 |  
      | 徐翊蕎
   |  
 |  
      | 盧樂希
   |  
 |  
      | 羅悦怡
   |  
 |  
      | 鍾嘉懿
   |  
 |  
      | 楊曉霖
   |  
 |  
      | 馮泳霖
   |  
 |  
      | 歐陽元祖
   |  
 |  
      | 鄭芷縈
   |  
 |  
      | 馮心悦
   |  
 |  
      | 廖晞蕎
   |  
 |  
      | 麥仲桸
   |  
 |  
      | 陳樂澄
   |  
 |  
      | 楊尉司
   |  
 |  
      | 劉紀妍
   |  
 |  
      | 李康盈
   |  
 |  
      | 陳樂熹
   |  
 |  
      | 鄧兆峯
   |  
 |  
      | 鄭允愉
   |  
 |  
      | 陳祉妤
   |  
 |  
      | 簡梓軒
   |  
 |  
      | 黎子茹
   |  
 |  
      | 方鍩棆
   |  
 |  
      | 梁舜智
   |  
 |  
      | 鄧梓筠
   |  
 |  
      | 鄧一謙
   |  
 |  
      | 湯珮兒
   |  
 |  
      | 鄭芷晴
   |  
 |  
      | 韓馥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