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政策(Language Policy)★

本校按教育局的指引,實施「兩文三語」政策,本校設有普通話課,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提高普通話聽說能力;另外聘任三位外籍英語老師與本校一至六年級英語老師進行協作教學,擴闊學生學習兩文三語的環境。

★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

各學科均以教育局頒布的課程綱要為縱軸編制教學單元,設計校本課業,剪裁課程,並設計具特色及有趣的學習活動使課程配合教學目標。本校老師會適時於不同學習領域運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如電子教學、戲劇教學、適異學習等,以優化學與教。
在2021-2024年度,本校以推動環保教育為關注事項,以醒覺(Awareness)、行動(Motivation)和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作為學校三年發展目標。本校以「知情行教學融入模式」,在校本課程及不同活動中,從知識連結環保教育的實踐層面,冀讓學生從認知層面轉化為行為實踐,再內化為環保生活模式。過程中,學生需在生活上不斷反思、自我反省,進而在道德上「自覺實踐」,最後達至綠色生活方式。
本校早前獲環境運動委員會頒發香港環境卓越大獎(學校界別)金獎以及最佳環境教育方案大奬,以肯定本校在環境管理及環境教育方面的努力及成就。

★校本特色課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

各科按著學科特色設計不同具有特色的校本課程,透過參與不同校外的支援計劃持續優化校本課程。

學科 校本課程
中文科 繪本教學、戲劇教學、閱讀策略、以讀帶寫
英文科 英文文法(Common Learning Difficulties)、Writing、Reading Programme 、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 Scheme、English broadcasts
數學科 眼看得見手摸得到(獲2015-16年度數學科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嘉許狀)、解難課程、速算教學
常識及電腦科 STEAM專題研習、機械人及編程課程、資訊素養、時事分享、KWL
生命成長科 正向教育、生涯規劃
視覺藝術科 美國DBAE的藝術教育理念、主題式單元教學
音樂科 創.演.聽
體育科 新興運動體驗計劃、MVPA60
★跨學科專題研習與跨課程閱讀(Cross-Curricular Project Learning and Reading)★

本校以跨學科統整模式,各科擬定共同的學習主題,選取有關的閱讀材料,設計配合主題的學習活動,並通過專題研習,讓學生綜合運用各科的知識和技能。
學校推動跨課程閱讀除了拓寬學生的閱讀面,加強閱讀的深度,通過引入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包括文藝性文本及資訊性文本,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質素,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外,通過跨學科協作模式,統整各科學習內容,亦可以幫助學生建構知識,融會貫通,學會學習。

★優化課業政策(Optimise Assignment Policies)★

本校在長假期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題,善用學時,促進學生多元化及身心發展的學習經歷。教師設計具彈性的學習選擇,讓學生根據自身興趣自主學習,提升學習動機與主動性。課程中融入挑戰性任務,鼓勵學生研究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製作簡報、影片或定格動畫,增強他們的研究能力和自信心。
學校同時組織各類文化體驗活動,如參觀品珍醬油廠、榮華月餅廠、考察大坑坊眾福利會及訪問舞龍師傅等,讓學生加深對文化的理解。此外,教師鼓勵學生將所學與日常生活結合,增強實踐經驗。課程中設計反思討論環節,培養批判性思維。透過小組合作專案,促進協作學習,增強團隊精神。

★教師專業發展課程(校外支援計劃)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for Teachers ★

各科參與課程支援或協作計劃,以推動專業發展及持續優化學與教的效能。
2024-2025年度課程支援 (校外)

機構 項目 科目
教育局 Development of Text Sets Programs(DTS) 英國語文
香港青年協會及優質教育基金 Project NEXT 新興科技素養及價值教育計劃 課程發展、電腦科及成長科
香港中文大學 「促進實踐社群以優化小班教學」 支援計劃(主題-跨課程閱讀) 課程發展及各科
圓方學苑 數學解難教學 數學
7A班戲劇組 戲劇教育 中國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