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特色 主要活動 卓越成就
課程特色
STEM


透過資料搜集、嘗試和實踐,進行科學探索及研究。
配合分拆的人文科及科學科,將現有的教學方式修訂及改良,與科學探究的PDAR及工程設計的PDIR結合。
透過強化、綜合和應用跨學科知識與技能的能力,解決日常生活的真實問題。

價值觀教育

為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定當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當學校對學生進行優勢長處的培養工作時,也應注意學生誤將長處枉用於錯誤的目的上,所以本科將價值觀教育滲入。

電子教學


創新科技應用日益廣泛,透過電子教學能使學生適應未來的需要。師生可透過平板電腦來瀏覽資料性內容,觀看視頻或用作互動學習活動,令學生的參與度大大提高,投入於課堂中。而且亦有評核工具讓老師即時來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

走出課室

學習不局限於課室內,讓學生走出課室學習,包括到校園角落、社區和大自然等體驗學習,對環境保持好奇心,透過觀察、探索等方式,增加學生與他人的交流,讓學習更貼近生活。

動手做


「動手做」是一種學習的手段和目的。動手做可以是簡單如剪貼、裝飾、切割和裝嵌等,讓學生們運用曾學到的知識、技能和態度,親力親為地完成作品,那種漠大的成功感將畢生難忘。

蝴蝶園

本校新設了光明蝴蝶園「PAPILIO」,這既可以作為戶外教室,讓學生認識不同的動植物,亦能延伸至認識本地自然生態。配合相關課題時,學生能把環保及保護環境的概念付諸行動。

主要活動

STEM

STEM課程目的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創造力和解決問題能力,讓學生發揮創意潛能,並透過強化綜合和應用跨學科知識與技能的能力,讓他們解決日常生活的真實問題。

課堂觀課


課堂觀課是可以令每位老師增長知識及技能發展,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內涵,從而提升科組的學與教效能。

恆常活動

本科的恆常活動以六個學習範疇為基礎,配合專題研習、科學探究、參觀活動、專題講座、校內外比賽及其他親身實踐的學習經歷,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使他們在知識、價值觀及共通能力的各個層面上獲得均衡的發展。

電子學習


電子學習的動不是在 「電子」,而是在「學習」,而是希望學生運用資訊科技來提高課堂內外的學習興趣,培養高增值和創意能力。老師亦利用電子學習系統,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成果,並且獲得回饋。

卓越成就

學生亦積極參與校外的比賽,將已有知識應用於不同的項目上,訓練時能熱衷討論和展現團體合作精神,於多項比賽中汲取豐富的知識及經驗,歷年來獲得多個獎項,皆是師生努力的成果。

第五屆世界STEM暨常識公開賽決賽:
金獎 4C 鄭允揚
銀獎 4B 鄭允愉
銅獎 4B 吳曉瑜、4B 林珀渝、5A 麥致誠

元朗區科學與科技「海、陸、空探索比賽」2024:
全場優異獎
5A 胡卓日、5A 葉富城、6A 馮姵媛、6A 呂尚哲、6A 黃嘉欣、6A 黃紫喬、6A 邱澤睿
「科學探索之旅」
一等獎 6A 馮姵媛、6A 黃嘉欣、6A 黃紫喬
「STEAM機械人 你追我趕比賽」
優異獎 6A 馮姵媛、6A 黃嘉欣、6A 黃紫喬

第五屆屯元區小學校際常識問答比賽:
「STEM」
最佳表現獎 6B 吳柏希

明日世界概念車設計大賽
亞軍 5B 蔡兆鉦

機械螞蟻障礙賽
季軍 6A 張雅倩、6A 鄧以琳、6A 黃紫喬、6A 楊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