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
簡介 |
小一新生適應日
(7月初及8月下旬) |
- 讓學生及家長了解學校的各項措施及政策,以適應小一生活。
- 安排學生進行中英數基本能力測試以作平均分班及了解學生能力。
- 邀請專業人士讓家長了解初小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發展與保持身心健康的建議。
|
小一適應家長座談會 |
- 為家長安排小一適應講座及班主任會面時間,以幫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收集家長意見作跟進。
|
9月初開學周
(樂起動@happy Sharing) |
- 營造溫馨和富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利用遊戲等方式,讓學生認識班主任、各科教師等,加強他們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
課程規劃 |
- 校方監察各科組的課程規劃,配合小一學生的成長及學習需要設計課程。
- 課程的規劃建基學生已有知識,並順應學生能力、興趣和需要。
- 以趣味和生活化的形式進行活動,如中文科會進行繪本教學、數學透過實物操作—「眼看得見,手摸得到」,讓學生發現並藉此建構數學概念等。
|
班本活動 |
- 舉辦各式活動如音樂show time等,提供更多機會讓學生與教師和朋輩互動與協作。
|
家課政策 |
- 形式多元化,功課具趣味性及思考訓練,避免機械式抄寫。
- 各科互相協調每天的家課量。
- 家課內容每天上載學校網頁,方便學生及家長複查。
- 利用聖誕及元旦假期和復活節假期,佈置有意義主題的家課,鼓勵同學主動探索,因應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展示學習成果,學以致用。。
|
評估安排 |
- 減少在小一上學期初默書、測驗和考試等紙筆評估的次數
- 上學期不計算考試成績
- 下學期,設測驗及考試,測驗及考試前完成最少2次進展性評估,讓家長可以定期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
|
學習支援 |
- 於導修課時段安排中、英、數小一輔導小組,以支援學業成績稍遜的學生。
|
家長教師會協作小組 |
- 為家長提供跟進升小一學生學習的建議,定期與家長溝通,邀請家長參與觀課、學校活動和家長義工活動等,讓家長了解子女在學校的學習及適應情況,使能對子女有合理的要求和期望。
|